嘉南平原雖地勢平坦,但由於雨量多集中在夏季、日照長,在嘉南大圳與烏山頭水庫興建前,越往沿海地區水田越少、旱田越多,再加上沿海地區飽受鹽害,日治時期耕地面積雖然已達到約25萬公頃,但因缺乏穩定的灌溉水源,實際上的農業生產效率卻不及其他地區。
日治時期在「農業臺灣、工業日本」的施政策略下,1916年日本政府針對全臺需要農田水利設施的地區進行全面調查,總督府指派土木局技師八田與一負責調查嘉南平原的農田灌溉狀況。八田技師依據荷蘭、明鄭及清朝時代所遺留下的水利工程做為調查重心,發現在官田溪上游的烏山頭附近有小型水利工程遺跡,深入調查後發現官田溪上游可築水壩蓄水,但因官田溪水量不足,需引取烏山嶺另一側的曾文溪水源,才足夠灌溉使用,遂向總督府提出「官佃溪埤圳計畫」來興建烏山頭水庫、開鑿烏山嶺隧道引入曾文溪水源,另於濁水溪南岸設置取水口,在雲林到臺南之間廣設渠道,灌溉嘉南平原。